國學,顧名思義就是中國之學,中華之學。自漢代以來,由於國力鼎盛,威名遠播,故海外又稱大漢民族之學為“漢學”;狹義地講,國學是指兩漢時期的經學學術思想,而漢代人研究經學著重於名物、訓詁,故後世稱研究經、史、名物、訓詁、考據之學為漢學。但海外所指漢學,均指漢民族之學,即對中國的研究,特指對中國的語言文化、文學、歷史和風俗習慣的研究,囊括中華全部文化範疇。
國學,還有寬泛的解釋。如把百家之術,如儒、釋、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說統統收於國學囊中,如此,則五術六藝諸子百家之說,都能統稱為“國學”,其中除了佛教是外來宗教,基本全是誕生於中華本土,所以,國學又稱為“中國學”、漢學。
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則提出了“大國學”的概念。他說:“國學應該是‘大國學’的範圍,不是狹義的國學。國內各地域文化和56個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國學’的範圍之內。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又共同構成中國文化這一文化共同體。”
國學興起於20世紀初,鼎盛於20世紀20年代,80年代又有“尋根”熱,21世紀再次掀起學習研究熱潮。
國學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學習國學,能夠提升你的文化素養、道德修養(修身、養性、齊家、治天下),告訴你如何為人處事,怎樣接物待人。
國學所包含的內涵十分博大精深,它提供給我們的是各行各業的最基本的原理以及人生的價值、生活的態度和處事的方法;它能夠開拓你的思維,增長你的學養,鍛煉你的意誌。
國學的學習是一種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它不是簡單地學習一下唐詩宋詞就能涵蓋的。國學是一種文化底蘊,一種對傳統的繼承。學幾篇古文,背幾句詩詞,都只是表面的東西,它需要的是真正地領會,創造性地運用。
以儒學價值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重人倫、求和諧、盼安定,對於處於轉型時期的中國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有利於營造學習中華文明的氛圍,從而使年輕一代領悟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為日後成長奠定良好的行為規範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們編輯的這套《國學小書院》包括《論語心得》、《三字經品讀》、《千字文解讀》、《幼學瓊林解析》、《千家詩賞析》、《唐詩鑒賞》、《宋詞鑒賞》、《元曲鑒賞》、《孫子兵法釋譯》和《三十六計釋譯》等10冊內容。本套叢書本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引導青少年學習國學,掌握國學,熱愛國學,直至將其發揚光大,輝耀千古。它是青少年學習國學的最佳版本,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收藏和陳列。
章節
- 封面
- 版权
- 前言
- 春晓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 送郭司仓
- 洛阳道献吕四郎中
- 独坐敬亭山
- 登鹳雀楼
- 观永乐公主入番
- 春怨.纱窗日落
- 左掖梨花
- 思君因
- 题袁氏别业
- 夜送赵纵
- 竹里馆
- 送朱大入秦
- 长干行
- 咏史
- 罢相作
- 逢侠者
- 答李浣
- 秋风引
-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 秋日湖上
- 宫中题
- 寻隐者不遇
- 汾上惊秋
- 蜀道后期
- 静夜思
- 秋浦歌
- 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
- 答武陵太守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题竹林寺
- 三闾庙
- 易水送别
- 别卢秦卿
- 答人
- 幸蜀西至剑门
-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 蓬莱三殿侍宴
- 春夜别友人
-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
- 送友人
- 送友人入蜀
- 次北固山下
- 春宿左省
- 题玄武禅师屋壁
- 终南山
- 登总持阁
- 寄左省杜拾遗
- 登兖州城楼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送崔融
- 扈从登封途中作
- 题义公禅房
- 醉后赠张九旭
-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
- 旅夜书怀
- 登岳阳楼
- 江南旅情
- 宿龙兴寺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题松汀驿
- 圣果寺
- 野望
- 宿云门寺阁
-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 临洞庭上张丞相
- 过香积寺
- 送郑侍御谪闽中
- 秦州杂诗
- 望秦川
- 同王征君湘中有怀
- 幽州夜饮
- 春日偶成
- 春日
- 春宵
- 城东早春
- 春夜
- 初春小雨
- 元日
- 立春偶成
- 打球图
- 清平调词
- 题邸间壁
- 海棠
- 清明
- 清明
- 社日
- 江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