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文藝賞析》曲藝文化的脈絡經緯與美學

點閱:30

其他題名:人間文藝賞析曲藝文化的脈絡經緯與美學 人間文藝賞析

作者:劉利生主編

出版年:2018[民107]

出版社:御璽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藝術與人文系列

格式:EPUB 流式

分類:藝術美學  

附註:電子新版 題名取自版權頁

系列書: 人間文藝賞析,本系列共15本

內容簡介
 
概述
 
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曲藝一詞,最早見於《禮記·文王世子》“曲藝皆誓之”,然其含義與今卻有著較明顯的區別。漢·鄭玄注:“曲藝,為小技能也。”唐·孔穎達疏日:“曲藝,謂小小技術,若醫蔔之屬也”,當時的“曲藝”顯非今之所指。清末民初後,曲藝之詞義已有所嬗移,且已日漸泛指“評書”“鼓曲”“八角鼓”“相聲”,或“十不閑”“蓮花落”一類的口頭語言藝術形式;但又同時含指其他,如“戲法”“雜耍”“皮影”“傀儡”“杠子”“舞刀”“旱船”“玩猴”“逗熊”“跑驢”“打花鼓”“秧歌”,或民間的“吹、打、拉、彈、唱”等等一類的“玩意兒”。
 
曲藝發展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古代,我國民間的說故事、講笑話,宮廷中俳優(專為供奉宮廷演出的民間藝術能手)的彈唱歌舞、滑稽表演,都含有曲藝的藝術因素。到了唐代,講說市人小說和向俗眾宣講佛經故事的俗講的出現,大麯和民間曲調的流行,使說話技藝、歌唱技藝興盛起來,自此,曲藝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開始形成。......

  • 封面
  • 第一章 概述
  • 附錄曲藝雜談
  • 版權頁